南方網訊 “我校2009年度的科技工作實現四大突破:一是我校副校長陳志強教授牽頭的團隊成功獲批‘國家植物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實現了我校國家工程中心百年歷史性突破,填補了廣東省屬高校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空白。二是2009年我校到位科研經費首次突破2億大關。三是我校在人文社科領域獲得了歷史性突破,多個項目獲國家基金資助實現我校零的突破。四是曾玲教授帶領的科研團隊完成的成果‘桔小實蠅種群持續控制基礎研究及關鍵技術集成創新與推廣’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這是我校相隔8年之后,以第一完成人和第一完成單位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又一突破?!痹?月19日上午召開的“華南農業大學2009年度科技工作會議”上,華南農業大學校長陳曉陽如此總結評價華南農業大學2009年度科技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華南農業大學召開“華南農業大學2009年度科技工作會議”,總結2009年的科技工作,動員部署2010年科技工作計劃,研討“十二五”科技規劃,并對2009年度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的代表進行了表彰。華南農業大學黨委書記李大勝、校長陳曉陽在會上作重要講話,副校長陳志強作《總結經驗 搶抓機遇 努力開創我??萍脊ぷ餍戮置妗返墓ぷ鲌蟾?,校領導張岳恒、胡浩民、李建軍、王浩均出席會議。會議由華南農業大學科技處處長呂建秋主持。
??? 陳曉陽在講話中充分肯定華南農業大學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績,特別強調科技工作是提升學校核心競爭力和事關學??沙掷m發展的重要工作,必須高度重視,全校教職員工要上下一心,共謀發展。他希望華南農業大學加大科技投入,增加學校對科研的支持力度并抓好學校各項科技政策的落實;希望加強校內各部門之間的大協同、大聯合,提高華南農業大學科技管理水平和質量;希望華南農業大學提高科研項目的完成質量,培育高水平的科技成果;希望推進“四個一工程”,增強華南農業大學科技服務社會和經濟發展服務的能力,提高華南農業大學的社會影響和聲譽。
會上,華南農業大學副校長陳志強作2009年度科技工作報告,同時對2010年科技工作和“十二五”科技規劃作相關部署。他總結回顧了2009年科技工作所取得的成績:一是科研創新平臺建設取得了重大突破;二是科研項目與經費大幅增長,承擔重大重點項目能力顯著增強,橫向經費持續增加,人文社科成績喜人;三是科研成果產出成績斐然,科技成果獎勵獲突破,知識產權工作穩步發展,科研論文數量、質量雙提升;四是服務社會的能力顯著增強,與企業緊密合作,謀求產學研雙贏,通過大力推進“科技綠舟”模式、參加科技成果展覽、科技下鄉等使得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能力得以顯著提升。
在部署2010年科技工作時,陳志強指出,2010年是向“十一五”科技發展目標沖刺的最后一年,也是“十二五”各類項目啟動和申報的關鍵年,承上啟下,至關重要,我們必須舉全校之力,圍繞“質量、效益”的主題,從人才、團隊、平臺、項目、管理、服務等各個方面做起,真抓實干,做好六方面工作:一是做好“十二五”重大重點項目的組織申報工作;二是認真做好“十一五”項目結題、驗收和成果申報工作;三是切實增強服務社會的能力;四是創新科研管理體制機制;五是開好華南農業大學“十一五”科技工作會議;六是在工作布局上,在條件建設上,在科研立項上,在制度建設上做好“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制定工作。
李大勝書記作總結講話。他充分肯定我校2009年度科技工作亮點多、成績大、成果豐碩。就如何進一步做好今后的科技工作,他提出四點希望。一是希望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委十屆六次全會精神,努力提升華南農業大學自主創新能力。他說,中央的戰略思想和省委十屆六次全會精神以及汪洋同志的重要講話,對于進一步做好科技創新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華南農業大學是省屬高校中科技實力最強的大學,華南農業大學有責任、有條件、有必要努力提升自身的自主創新能力為廣東省社會經濟發展多作貢獻。二是要堅持以大平臺、大項目、大成果為主要抓手,謀求華南農業大學科技工作更大發展。他強調,華南農業大學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深化了大項目、大平臺、大成果為抓手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思想認識,并積極采取措施推進科技創新取得顯著成效。華南農業大學要堅持這一行之有效的工作思路,做好規劃,制定措施,抓緊抓好。三是進一步加強產學研合作,提高服務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四是要崇尚學術,努力營造促進學術發展的氛圍。他強調,科技創新是華南農業大學創建高水平大學的重要方面,希望各級黨組織和各單位認真學習和貫徹中央的戰略思想和省委十屆六次全會以及汪洋同志的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好本次科技工作會議提出的任務和要求,更新觀念、振奮精神、群策群力、腳踏實地、勇于進取,促進華南農業大學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的進一步提升,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大會表彰了華南農業大學2009年度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類獎勵的代表。出席會議的黨政領導為獲得200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的曾玲教授、獲得2008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的陳志強教授、獲得2008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的辛朝安教授、獲得2006-2007年度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的譚硯文教授等17位獲獎代表頒發了獎金。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珠江學者、國家杰出青年、新世紀優秀人才;各部處各有關單位負責人;各學院院長、黨委書記、主管科研工作的院領導及科研秘書;國家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和站長、省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國家重大重點項目負責人、科研平臺負責人、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骨干;2009年度獲國家、省部級科技類獎勵的獲獎代表;科技處全體同志等共計200多人參加了會議。(文/王敏)